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序
海音诗(一百首之五八) 清 · 刘家谋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出处:收于《海音诗》。此组诗又载于陈汉光《台湾诗录》。
大西门外五大姓,蔡姓最多,郭姓次之,黄、许、卢三姓又次之;并强悍不驯,各据一街,自为雄长。然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逆〖编者按:「林逆」,连横抄本作「林爽文」。〗之乱,五大姓皆充义民;尔后郡城守禦,亦屡资其力。
蔡郭黄卢大姓分,豪强往往虐榆枌。
那知拔戟能成队,五色旌旗照海濆(编者按:「濆」,中华本作「滨」)。(黄宪作编校)
海音诗(一百首之八八) 清 · 刘家谋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出处:收于《海音诗》。此组诗又载于陈汉光《台湾诗录》。
闽县叶梦苓,字景西一字松根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官凤山县学教谕五十一年(1786)林逆〖编者按:「林逆」,连横抄本作「林爽文」。〗之乱,城陷,苓率乡勇禦贼埤头街,被执,骂贼死。继妻林氏红玉闻难自缢,以救免。复入,不死。一日突取刀截其喉半断,村妇以药掩之。卧月馀,防者稍懈,卒以手绝吭而死。次子殿材〖编者按:「殿材」,连横抄本作「殿林」。〗、三子殿豪、四子殿杰、幕客庄如圭、圭侄鸣璧(一作其徒庄明德〖编者按:连横抄本无「庄明德」三字。〗)、家丁林长飞、林德陈益,并殉难。事闻,赐祭葬,予云骑尉世职。按《东瀛纪事》惟纪苓死为五十二年(1787)正月十五日,不及从殉诸人,故备录之。
杀贼书生勇独饶,一门义烈薄云霄。
未妨冷吃阑干菜,热血千年自不消黄宪作编校)
南征八咏 其一 师出香山途中作癸亥 晚清 · 林占梅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台湾乃漳、泉、粤三籍杂处之区,小丑跳梁,不难扑灭。去彰邑会匪戴逆等滋乱,震动全台。节次兴师,未能荡平。稽自内附以来,叛服不常,共二十次。最能久延者莫如林爽文之〔乱〕,然亦未尝如是之久。予今两番出师,均为嫉妒者所阻。前锋五百军已克梧栖,绝贼人内通要隘。惜不果行。此次兵备道述安丁公曰健奉命剿办,余因饷项维艰,至十月十八日始亲统一军直抵山脚庄扎营。二十六日开仗,三十日收复葭投等数十庄。移营大渡,乘雨夜冒险逼攻,随克复彰城。时十一月初三寅刻也。计开仗至克复,只七日间,诚大幸事。第素耽吟诵,戎马馀閒,不忘结习。凯旋时,因就途次所得之句,命之曰「南征八咏」,存为记事之篇。至其工拙,所不计也。
吹篴平明按队行,旌旗映日向南征。
斩蛟胆气豪看剑,汗马功名壮请缨。
社勇练成弓箭手,军心奋起鼓鼙声。
釜鱼穴蚁终诛灭,何事潢池敢弄兵。
台湾战图补咏四首 其二 集集埔之战乾隆己酉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四
贼巢既破林爽文同贼夥往来水沙连之水里社等处预为退守地步而集集埔为入山要路地形斜夹南北两山中横大溪名浊水溪沿溪数万亩田藉此灌溉贼匪壅遏溪水既为迫胁良民之计并垒石陡墈上阻溪自固及官兵至溪贼约万馀人蔽墙发火器官兵排鎗前进兼用大炮毙贼甚众海兰察等乘马浮过福康安等督催官兵齐进人人泅水径渡直摧贼垒自入内山战功此为第一
攻开大里逆潜逃,领众追踪布置牢。
齐率健兵涉溪险,别差精骑据峰高(贼匪固守集集埔并于北山草岭设卡自防福康安派令普尔普许世亨等由山路进攻及官兵遇溪普尔普等亦攻克草岭前来会合痛加𠞰洗)
有奔无路贼投水官兵既克集集埔虽将溪水当时开放而一时不能尽泻其老幼妇女不及奔避投水死者不可胜计),恩并威行士饮醪。
此是内山第一战,首凶将逮釜其膏。
台湾战图补咏四首 其三 大武垄之战乾隆己酉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四
小半天山战胜之后林爽文旋即就擒福康安遂移师而南图𠞰庄大田维时南路贼匪屯聚大武垄山内于是有大武垄之战
首逆已从内山获,次惟南路大田(庄)北路林爽文虽已就擒而庄大田凤山一带尚复窥伺府城设令事急遁海逃逸势难捕获迨后福康安乌什哈达带水师战舰绝其去路并即生擒大田真所谓自作孽不可逭也)
当车尚作螳臂计,武垄空传蚁阵屯福康安询知南路贼匪屯聚大武垄山内令鄂辉许世亨乌什哈达六十七等于正月十九日带兵前进贼匪放鎗炮抵禦官兵扑上山梁压下赶过大武垄河杀贼三百馀名生擒一百馀名适普尔普亦由内山大埔等处搜𠞰至大武垄隘口带领格绷额等分路迎贼斩首四百馀级生擒一百二十馀名馀党旋即溃窜)
攫戾破坚千队奋,駾惊喙窜一时奔。
舟师更遣预防海,馀狈林爽文为狼庄大田为狈也)真成釜底魂。
玉钗乐府四章 其一 戊戌 清 · 祁寯藻
 出处:䜱䜪亭集卷二十四
贞母,武进人云南武定州知州杨奞女,同邑生员汤荀业妻,浙江乐清等处副将世袭云骑尉贻汾之母也。荀业父大奎,以进士官福建连江县知县,移知凤山,挈荀业渡海之任。乾隆丙午冬台湾林爽文作乱,荀业以徇父死难。于是贻汾袭祖荫为儒将,贞母之教也。贞母工琴善诗,遭家难,悉取诗稿焚之。其后因所戴玉钗中断,偶拈二绝句。贻汾乃潜录之,绘图徵诗海内。士大夫钦仰悲叹,形诸歌咏,已盈数帙。余按试金陵贻汾托所善江防司马周君维新以画卷求题,因摘贞母诗句为乐府四章,以为士林劝。贞母诗并记于左。诗云:「美便无瑕断即休,晓奁宵枕梦悠悠。于今别有思亲泪,记与钗时新上头。」「镜非台已悟空门,赠嫁钗簪半不存。三十九年千万路,鬓丝丝断玉还温。」
美无瑕,玉钗宜归忠孝家。
父兮死忠子死孝,玉钗独向寒闺照。
钗虽断,家再完,上有萱草下桂兰。